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985, (02) 4-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采用兖州北宿高硫煤建设液化厂的初步可行性探讨

李师仑;王兆熊;田熙贵;马治邦;黄慕杰;

摘要(Abstract):

<正> 我国适于煤炭液化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从1979年起,煤炭液化新技术的开发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在科委的组织领导下,几年来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煤炭液化分为直接溶化与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将煤进行加氢,使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液体产品。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工厂于1927年在德国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曾建立十二座液化厂,年产四百多万吨油,但这是第一代液化技术,存在着压力高、耗氢多、油收率低等问题,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停产。 1973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后,美、日、西德等工业发达国家,又转而重视和进行煤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师仑;王兆熊;田熙贵;马治邦;黄慕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