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洲;李栋;乔沛俊;许红娜;梁辽;
贺西矿选煤厂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投产后矸石带煤率高达1.5%以上;经试验探讨,采取延长第二段旋流器的在线调节器插入深度、缩小底流口直径、提高悬浮液入口压力等措施,可将矸石带煤率降到0.7%以下,并分别建立了调节器插入深度和底流口直径与矸石带煤率之间的回归方程。
2012年01期 No.159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罗建国;
分析了几种常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的选型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表明处理量与旋流器直径D2.5成正比,经适当修正后的庞学诗生产能力计算法更适用于选型;指出了不同类型、产地的旋流器选型应区别对待。
2012年01期 No.159 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陈雷宏;
介绍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的发展及使用情况,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重介系统对细粒煤泥分选效果差的问题,对部分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稳定了精煤产品质量;同时分析了目前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关于煤泥重介质系统工艺搭配的建议。
2012年01期 No.15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3 ] - 李晨;郜超;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效果差、影响全厂精煤产率的问题,采用4种新型起泡剂进行了浮选试验,在综合考虑精煤产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一种新型起泡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入浮矿浆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最高,入浮矿浆浓度宜稳定在120 g/L。
2012年01期 No.15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陈法杰;
针对新郑精煤公司选煤厂原料煤煤泥含量高、煤质脆、易碎的特点,确定煤泥水处理采用分级浓缩脱水工艺,论述了工艺特点及设备选型情况,为相同类型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借鉴。
2012年01期 No.15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张贤贤;
以离心机脱水作业和浮选精煤加压过滤作业的小循环为案例,推导循环系数计算式,定量确定了离心液和滤液的浓度与循环负荷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小循环对选煤生产的影响;介绍了"2+2"模式煤泥水处理流程的特点,采用该流程彻底消除了选煤生产中的小循环。
2012年01期 No.159 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 ] - 周波;
针对金鸡岩选煤厂原核子胶带秤改造问题,对比分析了核子胶带秤、电子胶带秤和激光胶带秤的结构、工作原理、测量准确度、安装维护及改造费用等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选择新购置电子胶带秤改造方案。
2012年01期 No.15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符福存;闫钦运;郭勇;
兴隆庄矿选煤厂动筛跳汰机块煤分选系统存在卡排矸轮、煤泥堵塞管路和杂物超标等问题;选煤厂采取了选前分级、增加分级旋流器脱泥系统、改善杂物清除系统、改进筛下物料排放方式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动筛跳汰机的分选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2年01期 No.159 25-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 赵永喜;
介绍了LWZ1400×2000型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机在唐山矿业公司选煤厂用于中煤泥、尾煤泥和浮选尾矿脱水回收作业,有效回收了细煤泥,且产品水分低,应用效果良好;指出了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2年01期 No.15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2 ] - 史红梅;庞缔军;王亚周;韩友伟;赵子明;
介休选煤厂重介质—浮选系统因加压过滤机处理能力不足,存在浮选尾矿灰分低、精矿池冒料等问题,选煤厂增设了一条管路将重介质系统的浮选入料部分或全部打入原浮选车间的浓缩机,改造后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增加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2012年01期 No.15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6 ] - 赵伟;杨丽;周磊;揭春娟;杨海鹏;
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机、环、物"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计算各因素消耗介质量所占的比例,加强磁铁粉的管理,并针对振动筛、弧形筛、磁选机等影响介耗的主要设备进行部分改造,使重介质系统的吨原煤介耗降至1.35 kg,而且降低了矸石中的含煤量,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2012年01期 No.15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8 ] - 洪美玲;
根据某选煤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和分选产品的浮沉资料,利用EXCEL软件中的规划求解计算各产品的实际产率;运用拟合方法建立了分配曲线模型和可选性曲线模型,最终作出了计算原煤的分配曲线和可选性曲线;采用数量效率、错配物含量、Ep值等指标对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2012年01期 No.15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3 ] - 朱艳芬;许红娜;
以临涣选煤厂月综合试验为案例,介绍了原生煤泥量、总煤泥量和次生煤泥量的计算方法;强调浮沉煤泥属原生煤泥,并提出为获得准确数据,必须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
2012年01期 No.159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