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风臣;
讨论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污水排放和治理难的形势,讨论水污染防治策略,建议排放标准增加"综合毒性"指标;关注废水中"TDS"指标;推动工业水价改革等举措,使"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向"谁污染谁付费"模式转变。
2016年08期 No.203 18-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 郑国华;
结合国内某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控制现状,分析了在新常态下新的国家环保政策及控制标准的适用性及发展要求和趋势,对拟、新建项目提出参考意见,建议已建成新型煤化工项目做好优化运行、技术升级改造。
2016年08期 No.203 2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葛德禹;
以某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例,提出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调查内容及预测方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水环境承载力给出节水减排措施及建议。
2016年08期 No.203 25-30+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卢清松;岳子明;
对某煤制气项目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生产负荷在75%条件下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全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是合理的,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出水COD≤80 mg/L,去除率达88%~90%,出水氨氮质量浓度≤15 mg/L,去除率达94%~95%,满足HG 3923—2007所要求的回用标准;经过深度处理工艺及盐浓缩处理工艺处理后,产生的脱盐水可满足厂区生产水要求,脱盐率达95%以上;产生的高盐浓水进行蒸发处理,多效蒸发的产水作为循环水补水,工艺整体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等,满足生产要求。
2016年08期 No.203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王西明;张宏伟;吴丽娟;
综述了VOCs处理的主要技术,以煤制气行业为例,对VOCs的排放情况和特点进行阐述,并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处理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煤化工行业VOCs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2016年08期 No.203 36-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刘晶;
以神华宁煤煤制二甲醚及煤基烯烃一期污水零排放项目为例,介绍零排放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该项目采用膜法浓缩与热法蒸发结晶相结合工艺,热法蒸发结晶的处理规模大幅缩小,降低了整个污水零排放项目的处理成本。
2016年08期 No.203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5 ] - 何守昭;王强;
针对燃煤发电脱硫废水硬度高的问题,采用震动膜的宽进液通道和膜面大剪切力,可防止表面结晶,节省了投加药剂去除硬度的单元,大幅减少蒸发废水量,降低蒸发器的投资成本,提高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经济可行性。
2016年08期 No.20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张立涛;王磊;安路阳;杨合;潘雅虹;
采用XDA-1树脂对兰炭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影响树脂对酚类和其他有机污染物吸附和脱附的因素;结果表明,树脂吸附速率较快,6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降低p H有利于去除乳化状态的焦油污染物,同时有利于树脂对污染物的吸附;树脂处理10BV兰炭废水(BV为树脂体积),挥发酚的去除率不小于98.5%,且COD的下降率不小于92.2%。BOD5/CODCr由0.16提升到0.53,生化性显著提高。拟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树脂吸附污染物的过程。5BV乙醇作为脱附溶剂,脱附时间45 min,脱附后的树脂对废水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仍在90%以上。
2016年08期 No.203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6 ]
- 张科达;
为了研究固定床熔渣气化炉核心区反应状态、炉衬耐火材料应用性能及水冷壁冷却效果,在熔渣气化热态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连续12 h实验;结果发现,撞击湍流区反应物料组成以固定碳为主,随料层变化不明显;反应产生灰渣含碳量极低,灰渣中硫及碱金属含量较反应前明显减少,Si O2及Al2O3的相对含量明显提高;纯刚玉捣打料抗热震性能差,掺入10%钢纤维可显著提高其抗热震性能;设置水冷壁可有效降低耐火材料表面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2016年08期 No.20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苗文华;林红;张旭辉;
介绍了兰炭型焦的生产工艺,并将兰炭型焦与兰炭、原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硫含量及灰成分等性质进行了对比,通过试烧实验得出几种燃料的燃烧性能、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数据;通过对比,验证了兰炭型焦替代原煤作为民用燃料的节能减排效果,以及用于民用燃料的必然趋势。
2016年08期 No.20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3 ] - 李由;王锦生;李维成;臧平伟;孙登科;
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整体系统中,利用废热锅炉可以回收气化炉出口煤气的显热,从而提高整体机组的发电效率,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水激冷高温合成气并利用废热锅炉回收剩余热量的方法,通过流程模拟分析,得出废热锅炉出口蒸汽温度和压力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对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
2016年08期 No.20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许少普;唐郑磊;李忠波;刘庆波;高照海;杨阳;
研究了钢板的冷却特性、热处理工艺与组织对钢板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钢板的最小冷却速度以及临界厚度;通过炼化设备焊接研究所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特厚临氢设备用12Cr2Mo1R钢板成分均匀、杂质元素含量低、钢板焊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脆化及长期在回火脆化温度范围内使用发生脆化的倾向性低,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2016年08期 No.20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