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彦国;张卫明;
以河南焦作无烟煤洗选精煤为原料,分别在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厂开展粗浮试验、磨矿条件探索试验、浮选提纯试验研究,确定提取超低灰无烟煤的可行性以及最佳磨矿条件、最佳浮选药剂制度和提纯工艺。结果表明,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厂通过粗选-磨矿-提纯的工艺均可以提取出灰分小于2.5%的合格超低灰无烟煤产品,其中实验室需要经过两次提纯,而半工业试验厂经过一次提纯即可得到合格的超低灰无烟煤产品。实验室条件下粗选阶段的药剂制度为煤油用量5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最佳磨矿时间为30 min;一次提纯试验确定的最佳入料矿浆浓度为30 g/L,最佳药剂制度为煤油用量750 g/t,仲辛醇用量175 g/t;二次提纯试验确定的最佳入料矿浆浓度为30 g/L,最佳药剂制度为煤油用量125 g/t,仲辛醇用量为75 g/t。半工业试验厂确定的最佳药剂制度为煤油用量600 g/t, L2(发动机油)用量300 g/t,最佳磨矿时间为15 min;提纯阶段确定的最佳入料矿浆浓度为30 g/L,煤油用量为800 g/t, L2(发动机油)用量为400 g/t。
2025年04期 No.309 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冯千武;杜维;
松河选煤厂煤泥量大,高灰细泥含量高,现有浮选尾煤处理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压榨压力为4.0 MPa的景津高压机械自锁隔膜压滤机替代原有的压滤机,进行煤泥水系统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全厂浮选尾煤泥水分最低可降至14%,提高了煤泥产品热值,销售价格由原有的30元/t增加到80~125元/t,效益显著。同时,全厂浮选尾煤泥处理能力提升至1 274~1 361 t/d,有效保证了选煤厂的稳定运行。
2025年04期 No.30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营宽;
针对芦岭选煤厂沉降过滤式离心机脱水困难、沉降精煤水分居高不下的问题,通过对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增大筛网过滤段透水面积、减小螺旋与筛网间隙、改变入料工况等方法改善脱水效果,应用结果表明,沉降精煤水分显著降低,对于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No.30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朱正军;
针对现有选煤厂智能浓缩加药系统中螺旋给料机无法精准添加絮凝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称重传感器进行闭环控制的智能型絮凝剂给料装置,通过对料仓内絮凝剂质量变化的实时检测,实现了絮凝剂的精准有效添加,解决了螺旋给料机粘料和堵塞无法检测的问题。
2025年04期 No.30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宸;衡玉华;于锋;王前;宋记川;韩帅;
针对目前选煤厂煤质在线快速检测手段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配煤检测法。试验研究了煤样粒度、制样压力和采样点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粒度0.125~0.2 mm、最佳制样压力30 MPa和最佳采样点121;开展了配煤产品的检测分析,并对配煤产品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研究,提取配煤产品的特征元素光谱,分别建立灰分和发热量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LIBS技术对配煤产品灰分检测有良好的优势,对发热量检测具有较高的研发潜力。
2025年04期 No.309 20-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灿;李方迪;马卫国;马鹏飞;初福栋;季安坤;姜程阳;姚念勇;
针对南屯选煤厂浮选环节缺失导致的尾煤泥发热量及产率偏高的问题,通过对现场水力旋流器进行替换改造,采用分级粒度更细、分级效率更高的高效旋流器进行煤泥水的处理,经应用实践表明,旋流器溢流+0.25 mm含量降低约7.2%,实现了煤泥的高效回收,显著提高了现场的经济效益。
2025年04期 No.30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田启超;刘超;信派迪;
红阳二矿选煤厂基于粗精煤产品水分偏高,对现有粗精煤脱水系统进行工艺改造,采用多层振动叠筛代替原工艺4台振动弧形筛,确保粗精煤水分合格的同时,降低粗精煤产品灰分,为选煤厂提高精煤产率创造条件。经过改造后,粗精煤产品水分由14%降低到10.5%,实现降水目标。
2025年04期 No.30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坤强;杜佳楠;
针对浮选用水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引起浮选精煤发热量不达标的问题,以大佛寺选煤厂生产煤泥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浮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浮选用水中钙离子浓度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并探索了芳烃与柴油制成的复配捕收剂对浮选效果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浮选用水中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浮选精煤产率和发热量均呈降低趋势。药剂浓度为200 g/t的甲基萘、工业萘、2-异丙基萘3种复配捕收剂,在浮选精煤发热量达到14.63 MJ/kg时的芳烃占比分别为7.5%、7.5%、5%;此时的精煤产率分别为48.30%、47.90%、52.90%。相较之下,2-异丙基萘的药剂使用量更低,且能取得更高的精煤产率。
2025年04期 No.30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孙宁;
针对现有的监测方法无法准确监测到胶带撕裂情况,漏报率在30%以上的问题,研究了基于YOLOv5的带式输送机胶带纵向撕裂在线监测方法。采集到的高清图像利用LoG滤波器进行降噪操作,将其输送到YOLOv5卷积神经网络中,利用CNN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通过这些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分类。建立决策树,通过投票机制共同决定带式输送机胶带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纵向撕裂,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作为最终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并报告撕裂事件的发生,误报率为1%。保证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
2025年04期 No.309 39-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晓光;王务峰;董永杰;
煤泥作为选煤厂生产系统中伴生的副产品,其对选煤厂的洗水平衡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降低煤泥产量和产率对选煤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曲矿选煤厂通过对粗煤泥系统、末中煤回收系统等环节进行改造,降低了煤泥产量和产率,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2025年04期 No.30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倩;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精煤难以回收的现状,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BET)作为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为活化剂。研究捕收剂对煤泥浮游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BET作为捕收剂的最佳浮选试验条件为:MIBC起泡剂用量为350 g/t, BET捕收剂用量为600 g/t时,煤泥浮选分离效果最优,可燃物回收率最高,达到89%的优良指标。
2025年04期 No.309 48-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中东;
增强同步带传动精度和噪声的预测能力对煤矿输送机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PSO算法优化LSSVM算法参数,建立了基于PSO-LSSVM算法的预测模型。针对30组数据样本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挑选出对传动精度与噪声相关性最高的六种参数向量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实现对传动精度和噪声的预测。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得到LSSVM算法的正则化参数与宽度因子分别为36.732与31.349,传动精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0159,误差标准差为0.041,传动噪声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0217,误差标准差为0.049。针对传动精度与传动噪声,在预测准确性方面,PSO-LSSVM预测模型较原模型提高了55%与73.8%,稳定性方面,较原模型分别提升了49.38%与46.15%。实验结果表明,PSO-LSSVM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为同步带传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2025年04期 No.30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圣凯;韩峰;丛磊;孔令超;梁君振;
为提高精煤产率,增加选煤经济效益,优化产品质量,增强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唐口选煤厂通过新建细煤泥浮选系统、优化粗煤泥系统、降低洗选流程介质消耗、完善管理体系等方法,精煤产率提高6.5%,介耗降低0.25 kg/t,洗选效益大幅增加,洗选成本明显降低。
2025年04期 No.30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佳;姜喜瑞;郑泰山;吴桂泉;张雅东;刘川生;纪宇轩;
针对选煤厂煤泥处理系统煤泥产品水分较大的问题。对新型煤泥脱水设备直压型超高压压滤机进行全面分析,并分别从运行原理、产品结构和产能、运行成本等方面与隔膜型压滤机进行了深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直压型超高压压滤机进行煤泥脱水,可进一步有效降低选煤厂煤泥产品的含水量,提高煤泥产品产能,降低运行成本。
2025年04期 No.309 59-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宋志兵;刘岩;李鹏波;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助滤剂药剂用量大、需要设投加药剂专岗人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王坡选煤厂探索并进行了基于无人化运行的助滤剂加药系统改造。改造后,实现了生产加药环节的无人化运行,减员3人,效益显著。
2025年04期 No.30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元超;杜建军;王世臣;金万利;
为解决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中存在的弧形筛脱水效果差、粗煤泥灰分高的问题,采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代替原有弧形筛进行粗煤泥回收,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改造实践表明,弧形筛“跑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有效降低了粗煤泥水分和灰分,提高了粗煤泥质量和精煤回收率,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2025年04期 No.309 67-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姜伟;
分析了中社煤矿原煤煤质特征、可选性,针对稀缺煤种,提出对原煤进行保护性开发,生产优质炼焦用煤、炼焦配煤的方案;依据本矿煤质特征,采用了适合煤质特点的分选工艺;针对未来建设,需结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和深度应用,提升选煤厂智能化程度及分析决策水平。
2025年04期 No.30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小丽;
如何减少原煤中矸石的数量,确保我国低碳、绿色能源的发展,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一个巨大挑战。传统煤矸石分选设备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用水量大,易堵料等问题。基于此,智能煤矸石分选设备应运而生,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模块化、集成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使用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回顾了螺旋分选、重介分选等常用水法选煤设备及工艺的发展,详细阐述了基于X射线、在线元素快速分析技术等智能化分选设备的结构及原理,总结了智能分选设备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趋势。
2025年04期 No.309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赛男;
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智能化煤矿发展系列文件的出台,智能化建设在煤矿企业改造中逐步推进。重点介绍了月亮田矿选煤厂智能化装车系统的建设、智能装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智能装车系统改造的建议,该研究为选煤厂及其他矿火车智能装车系统改造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参考案例。
2025年04期 No.30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